如何在区块链领域取胜?
最后更新于
最后更新于
突然之间,人们有了真正不信任中心化交易所的理由,人们真的损失了很多钱,那些交易所做了大家都认为它们会做的事,把钱拿去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但对我们来说,这就像是突然开窍的时刻,我们意识到世界终于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做好了准备。Jeff Yan 是 Hyper liquid Labs 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打造了 Hyper liquid,它是加密领域中最受瞩目的一层网络(layer one)之一,旗下包含一个去中心化永续交易所,日交易额超过 50 亿美元,并且立志成为流动性领域的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 jeff:很多人把加密领域看作是失败的实验,但我觉得隧道尽头有曙光,这也是我们打造 Hyper liquid 的目标所在,Hyper liquid 旨在重塑金融系统,是人类在这方面的唯一希望。
你为什么会对加密领域如此着迷呢? jeff:加密领域很美妙,它的市场效率很低。很多人悲观地将其视为失败的实验,但我觉得有希望,Hyper liquid 就是朝着那希望在努力,它确实是人类重塑金融系统的唯一希望。
如果要向你的母亲解释 Hyper liquid 是什么,你会怎么说? jeff: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一直有个体化的趋势,而这带来的结果总体是积极的。Hyper liquid 也是这种趋势的体现,它意味着你能掌控自己的钱,通过加密技术保障安全。它构建的方式能让人们像使用传统金融(web 2 Finance)那样使用这个系统,甚至能做到更多。它成本低,可以转账,能即时结算,可以和其他应用无信任地集成,能基于抵押品借钱,基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处置自己的钱。比如现在向国外转账很麻烦,而 Hyper liquid 可以改变这种状况,摆脱现有那些靠赚差价盈利的体系。
你提到要把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原则应用到加密领域,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jeff:归根结底是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问题,质疑常规的业务扩展方式。比如 Hyper liquid 不向做市商付费、不引入投资者,它本身甚至算不上传统意义的公司,不收手续费,是链上的。也不做增长营销之类的事,就是一个紧密的实干团队,按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做事,倾听真实用户的声音并不断迭代。虽然这样更难、更让人害怕,因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但在 DeFi 领域已经做出了很多创新。
你之前是量化交易员,做得也很好,那当时有没有觉得仅仅为了赚钱而做生意是不够的呢? jeff:做量化交易和做市其实是影响力很大的事,是很精英化的行业,像在玩一个纯粹又深奥的现实版量化游戏。但对我来说,如果有能更直接改善人们生活且别人做不了的事,那我肯定会去做。所以离开量化交易去做 Hyper liquid 对我来说不算难,因为我从尝试拓展 Hyper liquid 中获得了差不多甚至更多的智力刺激,而且还能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
讲讲你们在创立 Hyper liquid 之前的背景经历吧。 jeff:2020 年初的时候,我就在研究加密领域的中心化交易所了,当时写了些简单脚本,发现能从中赚钱,最初的研究结果很有前景,于是决定坐下来构建一个系统,自己大规模地做交易。一开始和几个人有合作,但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要求的联合创始人,不过这也迫使我去学习编程。从只会写简单 Python 脚本到构建能处理真金白银、在高风险环境下处理大市场份额交易且对延迟敏感的生产级系统,我学到了很多。到 2022 年,我们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在很多交易场所都成了最大的参与者之一,从高频做市角度来说算是做到头了,然后就开始关注 DeFi 领域,FTX 暴雷等情况让我们觉得机会来了,一方面人们不信任中心化交易所了,另一方面 DeFi 领域有很多有意思的协议,感觉团队有事可做了。
如何让那些一个月内就忘了中心化交易所危险性的人正确使用加密货币,遵循加密理念呢? jeff:这是个缓慢的过程,关键还是要改进产品。DeFi 里的产品不太好定义,大概可以说是钱和金融系统本身。大多数人关心用户体验,关心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会觉得不好,但新用户不会因为过去的问题就决定是否使用某个去中心化协议,所以得打造更好的产品,这样才能吸引人们使用。
你觉得距离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多远呢? jeff:我觉得已经挺接近了,我基本所有时间都在思考 Hyper liquid 相关的事,从我们正在构建的内容、社区情况以及增长速度来看,我觉得现在是第一次真正有资金流从中心化平台转移到纯粹的链上金融系统,虽然还有很多要建设和改进的地方,但已经能看到那种让中心化交易所相形见绌的能量了。
在你提到的这些资金流中,你觉得多少是因为产品好,多少是因为投机呢? jeff:很难确切说清楚。有人觉得都是人为操纵之类的,但我觉得他们错了,不过我也没法证明。可以看到的是,Hyper liquid 的资金流和大盘交易量相关性很强,从各方面数据来看,都表明有稳定的有机流量基础,而且它相对中心化交易所的基准,增长也很快,所以我挺乐观的。
之前我和 Alliance Dao 的 Kiao Wong 做过一期播客,他提到有巨大潜力的加密领域创始人有两个特质,一是一定程度的 “孤独症”(能独立思考),二是童年创伤(让人有证明自己的动力),你觉得自己符合这些特质吗? jeff:我不太符合第二个特质,但符合第一个。做 Hyper liquid 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质疑常规做法,像我们不按常规找做市商、不引入投资者等,就是在按自己的方式打造,倾听真实用户的声音并不断迭代,也做出了很多 DeFi 领域的首创成果,所以我挺认同要独立思考这一点的。
为了打造 Hyper liquid,你具体放弃了什么呢? jeff:其实也没放弃太多,量化交易里大家追求的那种能持续盈利的高夏普比率策略,在 Hyper liquid 这儿也有体现,而且 Hyper liquid 是一种很民主、大家都能参与并从中获益的方式,和 FTX 那种把大家钱拿走然后不知干啥最后全亏光的情况完全不同,我们要以可持续的方式提供流动性,把收益通过协议回馈给用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算放弃了量化交易里的那些东西,只是把它发展成了能直接给用户创造价值的模式。
你之前说试过退休然后环游世界,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jeff:就是我刚开始研究加密市场的时候,那时候市场效率低,写点 Python 脚本就能赚钱然后退休了,但我很容易就觉得无聊了。而且我不太擅长旅行,去新地方要搞清楚做什么,睡在陌生地方、吃陌生食物,感觉挺有压力的,效率也低,对我来说不太享受,还是更喜欢在家搞建设。
为什么做困难的事对你来说是获得满足感的必要条件呢? jeff:从人类的普遍状态来讲,习惯了现有生活就想要更多,这好像是一种进化带来的本能,我也不例外。如果不做困难的事,我就会有很大的存在主义式的恐惧,会想自己存在的意义之类的问题。对我来说,做困难的事虽然像受苦,但就跟锻炼一样,习惯痛苦后就能突破自己,做出成果,而且回顾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留下了有意义的东西,这感觉很棒。
你怎么会对加密领域如此着迷呢? jeff:我很幸运以那样的方式接触到加密领域,看到这个低效的市场,和华尔街那种高效的美股市场对比,就觉得它虽然有不足,但也意味着有很多可以重新思考、从头构建金融体系(DeFi)的机会,可以从底层搭建 layer 1、搭建去中心化交易所等一切相关的东西。虽然现在很多人悲观地觉得加密是失败的实验,充斥着骗局,但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Hyper liquid 就是在朝着重塑金融系统这个目标努力,金融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软件本该革新金融但没做到,而加密领域有这个希望,只是还没到广泛应用的阶段。
高频交易员等进入加密领域好像就是为了赚钱,那你为什么这么在乎加密领域呢? jeff:我觉得为了赚钱进入市场没什么错,市场就是让一群自私的人或实体按规则行事,然后为系统里的其他人创造价值。我一开始也是把自己的量化才能转化成金融优势来参与,后来随着和这个领域接触变多,认识了很多人,了解到实际问题,就变得更投入了。我不怎么发推特、做播客,觉得投入太多精力在这些上面回报会递减。
你们推出 Hyper liquid 的时候,没有从中获利,甚至还把超过 2500 万美元的收入返还给社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和大众认知很不一样啊。 jeff:这不算慈善,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意。像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早年也有很长时间不盈利,是着眼于长期发展,追求营收增长和市场份额扩大。在加密领域,它太容易从散户那里榨取价值了,各种骗局层出不穷,我们想表明我们不一样,Hyper liquid 非常注重社区,把用户放在首位,做的是反传统、反 VC、反那种只把特定群体当回事的模式,就是想回归加密的原始愿景,让用户以点对点的方式参与,很多对其他项目失望的人也认可我们这种模式,其实说到底和其他人想打造长期有价值的项目没太大区别。
在加密领域,几乎没人遵循杰夫・贝索斯那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为什么呢? jeff:因为在加密领域获取用户太难了,目前大家觉得产品和市场契合的主要就是发诈骗性质的代币这种事,很难找到真正的用户。而 Hyper liquid 要做的是实实在在的长期产品,为此要在技术上大量创新,相当于在困难模式下构建三个业务,包括 layer 1、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及优化用户体验全栈,如果做不到这些,用户试用了产品也不会留下来,所以很多项目就只能搞些短期的噱头玩法了。
在加密领域有很多踏实做事的建设者,但他们得不到关注,导致创造的价值没法在协议价值上体现出来,怎么才能让真正给用户创造价值的协议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呢? jeff:我觉得这应该是个目标,要是努力了却没法收获价值,那大家就没动力做正事了,都会去发空气币了。不过问题不是加密领域不奖励实干,而是大家没做出好东西。Hyper liquid 算是个例外,很难想象它作为一个协议没法收获价值,毕竟加密领域到目前为止能证明有长期价值的就是交易所和 layer 1 这两块,而且还没人成功把它们很好地融合起来,我觉得 Hyper liquid 做到了就必然能收获价值。大家不用太纠结,市场还是相对有效的,只要做出好产品,总会收获价值的。
你说要把杰夫・贝索斯的原则应用到加密领域,那具体是怎么受亚马逊的启发的呢,尤其是在构建 Hyper liquid 方面? jeff:我其实没太刻意去想亚马逊,不过它确实有很多做得好的地方,比如 AWS。我觉得我们做 Hyper liquid 的思路和它有相似之处,我们看到加密领域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这一块有问题,想构建一个大家能信任的,在构建过程中发现基础设施不行,很多链都满足不了需求,然后就意识到不能局限于只为这个产品打造基础设施,要像 AWS 那样开放基础设施,让别人能基于它构建更多东西。而且我们在构建中还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的含义,不只是通用智能合约平台,还要有高性能的原生金融组件实现,这样抽象和定位好基础设施后,别人就能基于它来构建了。
你们正在构建的 Builder codes 是什么,为什么重要呢? jeff:原则上它是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让任何想在 Hyper liquid 的订单簿这边构建金融应用的人(这只是 Hyper liquid layer 1 的一部分),比如构建移动端钱包、社交交易、地区性交易所等应用的人,能够在一个中立的后端上构建,能以用户信任的方式收取费用,而且费用是内置在协议里的,不像和中心化交易所合作那样有幕后交易。这就打通了面向用户的金融应用和像以太坊那种中立性平台之间的隔阂,能解锁 DeFi 领域构建业务的新方式,不管是懂本地用户的人做地区性应用,还是构建 DeFi 协议的人,都能利用 Hyper liquid layer 1 的流动性,Hyper liquid 基本就是给大家提供支持,不做过多干涉。
你提到的可以用 Builder codes 构建的交易所类型的例子,比如类似罗宾汉(Robinhood)那样的,能具体说说有哪两个例子吗? jeff:有很多以地区性交易所形式存在的例子。目前 DeFi 虽然 Hyper liquid 的交易量比很多三线交易所大,和不少二线中心化交易所也能比,但 DeFi 整体还很新,Hyper liquid 吸引了很多原本用中心化交易所但体验不好的新用户来尝试 DeFi,然后他们还基于此去构建各种有意思的应用,不过从全人类角度来看,现在的用户量还很少。要真正普及,更多得靠地区性应用,比如针对那些货币不稳定、通胀严重地区的用户,提供符合他们语言习惯、符合他们预期 UI 的应用,帮助他们把贬值的货币转换成链上的价值存储形式以及进行交易等,谁能把这事做好谁就能从中盈利,我觉得这会激励那些真正靠谱的建设者,这是个很有力的想法。
你对加密领域的长期看法是什么,Hyper liquid 在未来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jeff:很难非常确定地说长远来看加密领域会是什么样,但我觉得只要确定是朝着正确方向,把当下每一步做好就行,就像下围棋和下象棋的区别,围棋变数太多,重点是培养对下一步或者后面几步的直觉,而不是像象棋那样提前算很多步。加密会改变金融的运作方式,金融会往加密这边转移,我觉得 Hyper liquid 会成为金融转移的平台,但具体会怎么发展,人们会构建哪些应用,哪些地区先发展起来,很难说清楚,不过我们就专注于构建那些不管发展轨迹如何都很重要的东西,比如 Builder codes、整合了链上原生组件的以太坊虚拟机(EVM)以及保证良好的流动性等,这些都是很难做好但又很基础的东西,不管十年后加密领域变成什么样都很关键。
你做过的哪些事是你觉得大多数人不会认同的呢? jeff:像我们当初决定不融资,当时基本没人认同,不过当时和我交流的都是想给我投钱的人,样本可能有偏差。而且有时候我们做了有争议的事,过几个月发现大家在 DeFi 领域又都跟着做了,所以很难有那种长期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毕竟这个领域比较小。像 Hyper liquid 刚推出的时候,好多项目在 Discord、推特上反对,说肯定不行之类的,当时我还挺当回事,会去争论,现在就不怎么看社交媒体了,团队里其他人也更擅长应对这些,所以我就尽量不和这些外界评价太关联了,省得自己太在意。
你怎么学会不把这些事太往心里去的呢? jeff:我就是少看那些东西了,我太在乎我们做的事了,所以别人说不好的时候,本能就想反驳,但后来发现不看社交媒体会好很多,而且团队里其他人应对这些更在行,所以我就和这些外界评价保持距离了。